对话人物:关则驹
Dialogue characters
关则驹,1941年生于广东阳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油画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和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至海南岛生活长达十五年,海岛生活虽远离了都市,却贴近了阳光大地,他释放出天性中对光与色彩的偏爱和敏感及对真情美善的细腻共鸣,绘画作品展现出富于感性的、真诚直觉的写实风格,画面色彩明亮丰富,技法细腻,内涵委婉含蓄,充满生命力。画作多以女性为题。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期间所作之《百合花》《时间与空间》《可可园的归侨姑娘》《可可园》等作品,给画坛带来一阵清凉和真实,在全国报刊反复发表、刊登。
1983年进入广州画院。1988年赴美定居,成为职业画家。二十多年在美国生活,甘于孤寂,潜心作画,思维更专注随性,绘画题材更广。以古画作背景的人体绘画《倒叙:古画·人体》系列,在中国油画史首开先河,艺术效果让人回味无穷。以芭蕾舞者为题材的作品,在欧美画坛独树一帜,作品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并收藏。
2022年2月17日,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美术纵横》执行主编、《收藏周刊》名誉主编彭文斌专程前往广州小洲艺术村拜访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关则驹老师。
在关则驹老师家中,两人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艺术对话,紧紧围绕艺术创作历程、艺术创作故事、艺术创作体系、国际艺术市场等话题展开,这为彭文斌进一步梳理、完善关则驹老师的个人文献体系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PART 01
探讨当代艺术
在对话伊始,彭文斌与关则驹老师一同探讨了当代艺术的现状。
彭文斌指出当代艺术的发展东方滞后于西方,而真正有功底及学养的人不在多数,很多更不是专业艺术出身的,多运用一些综合材料、装置等,并套用一点哲学思维,随意任性创作出作品,便交由相关公司和资本运营炒作,将其包装成艺术大咖,进而将其作品炒成天价。而这几年艺术又开始回归理性、回归经典。
艺术对话现场之一
关老师对此表示:搞当代艺术,并非每一个画家都能成功,成功的只有个别人。但依然有许多人跟着学,觉得这个好,便走这条捷径,没有花足够的力气与时间在其中。
虽然很多人创作的“作品”,卖了出去,但这是少有的偶然现象,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PART 02
创作故事分享
随后,关老师与大家一同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故事。关老师的夫人(钱小玲老师)是一名舞蹈演员,因夫人工作的缘故关老师住在歌舞团里,打开窗户就是排练场,能经常看见舞蹈演员练功的身影,也经常有一些舞蹈演员到家里来坐,帮她们画肖像等,这为关老师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78年底,经申请关老师夫妇将房间从宿舍楼底层搬至三楼带有阳台的房间,尽管只有十二平方米,但关老师夫妇很知足,因为那里有充足的阳光,这意味着关老师可以摆脱楼下四十瓦的灯泡而借助自然光进行创作。
关则驹《化妆间》112.7x147cm 1999年
房间面积有限,便想办法利用空间。关老师找来了几根杉木,先架到南面的墙上,再将床板铺上去,做成凌空的大床。再到附近工地拉来两根粗竹,做成梯子。由此,北面的窗前便空出了半间房,这又明又亮的半间房,成为了关老师的画室。
他在这里创作了海南时期最重要的几幅作品:《热情奏鸣曲》、《少女与百合花》、《可可园里的归侨姑娘》、《时间与空间》、《可可园》等,这些作品刚完成便被发表与转载。
关老师善于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用画笔定格珍贵的记忆,与观者形成某种情感的共振。在1981年的一天,关老师主动向夫人展示了一幅草图,并表示要用模特。
钱老师心里有数,知道舞蹈队的女孩们一定会帮这个忙(因为大家都知道关老师,甚至还有点崇拜他,而她们也尊重和信任钱老师)。
关则驹《爱跳舞的女孩》76x101.5cm 2007年
就这样,只要没排练,舞蹈队的几个女孩子便会轮流来关老师家,为他摆造型,从躺在地上开始,按照他的要求,将造型一个一个变化出来。
关老师自己也尽量快速而准确地在画布上勾画每一个舞者的动态,而他的想象与画笔同步:写实的造型和重叠的构成同时呈现在画布上。
整幅画的大构图终于完成了,但是女孩们仍要随叫随到。而那些重叠的刻画,则需关老师自己用想象和技法来完成,因此,他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心力。
每个夜晚,钱老师和女儿爬上悬空的大床休息,而关老师依然在底下忘情地创作着。关老师将这幅作品题名为《时间与空间》,以此深刻诠释时间与空间的丰富涵义。
PART 03
在美国的日子
八十年代初,关老师的三妹惠明随丈夫云林移居美国。数年后,三妹主动为关老师办妥赴美旅游探亲的手续,“大哥的作品那么好,现在有机会了,应该出来看看。”三妹说。
关老师当时还有些犹豫,但机会就在脚下,为何不到外面走走呢?夫人钱老师亦鼓励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开拓视野。
1988年末,关老师获得赴美签证,持私人护照到了美国三藩市。他暂住在金门公园旁画家何岸的家中,何岸的父亲是关老师少年时学画的老师何克敌先生,他们一家对关老师甚为关照。
他与何岸一起画了一段时间的画,与何老师一起到处游玩,见识了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更少不了参观美术馆和画廊。三个月后,夫人钱老师也意外获美领馆批准,持探亲旅游签证来到美国。
关则驹《侧幕》86x114cm 2003年
初到美国,关老师夫妇一同来到华盛顿和纽约参观世界著名的美国国家画廊和大都会博物馆,而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古根汉姆美术馆简洁的白色外观和螺旋形的结构,以及馆内正展出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
他们轻轻踏着螺旋形的坡道前行,感受着强烈的形体、色彩、线条带来的视觉冲击,而这种冲击又因螺旋形的坡道而不间断地迎面而来。关老师在此久驻观赏,不忍离去。那时是1989年的3月。
关老师选择留在美国,尝试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家人团聚在美国三藩市,生活的担子随之落在关老师的肩上。
关老师要从一笔一笔的颜色开始,赢取养家糊口以及被尊重的价值,而这需要时间。没有过渡、没有准备或是留学,或是当访问学者。
关则驹《穿黑衣的小提琴手》
101.5x91cm 1993年
关老师毫不在意地一步跨过大洋,只想来看看一个新鲜的世界,原先他对这个世界并无所求,而这个世界对他也一无所知,在这里,他得一切从零开始。
身为画家的关老师只能卖画,于是关老师夫妇带着三幅画,由妹夫云林担任翻译,看看有无画廊愿意收自己的画,而当时的画廊售卖的画作多为风景、静物,很少人物,与画廊总监一轮交谈后,第一家画廊并没有与关老师达成合作意向。
但总监身后站着的一位女士,看到关老师的画时发出一声惊呼,总监回头看了她一眼,她便不再说话,却已泪光晶莹。
关老师并不多话,他对自己的画从来都是自信的,回家后妹妹惠明不服气,她不相信会没有人喜欢大哥的画。
关则驹《画家与模特》117x86.7cm 2005年
朋友伍建敏先生是一位香港来的资深电子工程师,为斯坦福的电机博士,说得一口优雅的英语。听闻画廊的反应后,伍先生便从硅谷开车来到三藩市,载着关老师夫妇与同样的三幅画再次走进同一家画廊。
他温文尔雅,声言代表画家关先生。与总监短暂交谈后,伍先生翻译总监的意见说:画廊同意尝试,请把画留下。
过了两个星期,总监打电话来说卖掉了两幅,剩下的一幅由画廊老板法兰克自己收藏,要关老师再送些画去。
后来,关老师夫妇与画廊总监相熟成为朋友,他还邀请关老师夫妇参加他的婚礼,新娘就是当初站在他身后惊呼的女士,她告诉关老师,那天是关老师的几幅画令自己不由得感动流泪。事后她也说服她的丈夫阿当--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在端那湖畔垂钓 摄影-阿添
画廊位于著名的古迹渔人码头,有时关老师与夫人坐巴士去送画,有时妹夫云林或伍先生开车送他们去。
画廊面临海湾,风很大,下了巴士还要走一段路。若拿画的角度不对,画便成了帆,会被风刮得转圈,关老师便将画举在头顶削着风走,夫人取笑他的模样,却也伸手扶着。
这是一个轻松的时刻,他们会走进路边的咖啡店点一杯咖啡和一份薯条,夫人只呷一两口咖啡,因为她知道此时钱的重要,所以宁愿回家喝清茶。他们得要慢慢适应这种每个月不再有工资发的生活。
1989年在州府沙加缅度郊外写生
下雨了,何东撑伞
1991年,画廊在三藩市为关老师举办了第一次画展。展出二十多幅画作大部分被购藏,过两天画廊老板法兰克便邀请关老师夫妇到渔人码头一间餐馆喝葡萄酒庆祝,他拍着关老师的肩膀兴奋地说道:“关!巨大的成功!”随后,他交给关老师一张支票,并解释画款其实还未收齐,“但是我希望看到你高兴!”
就这样,关老师在美国三藩市安顿了下来。
PART 04
美国艺术环境
90年代中,画廊经营出了状况,慢慢地开始拖欠画款,已售出的画久久不寄支票来,这让关老师夫妇忐忑不安。
而画廊总监阿当已经离职,去了怀恩斯坦画廊供职。他和妻子瑞丝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与关老师夫妇共进晚餐,因此很清楚关老师遇到难题了,他建议关老师离开,另找画廊代理。
但关老师告诉他,在刚开始来到三藩市,是法兰克的画廊接受了自己,如今画廊遇到了难处,离开总有点不够意思,于是又拖了一两年。
艺术对话现场之二
但画廊的运营依然没有好转,画款也是一拖再拖。后来,在阿当的帮助下,关老师的作品代理权移交给了另一家画廊。
美国的艺术市场非常讲求公平,如当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在一家画廊售卖时,另一家画廊绝不能去说服艺术家与自己合作,这是每一位艺术品行业的从业者都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则,否则将会被行业淘汰。
“关,我等你好久了!”谈话一入正题,新画廊的老板劳伦对关老师说道。原来,劳伦早就看中了关老师的作品,但他始终遵循市场规则,静待机会。
关则驹《小鸟少女与小提琴》
122x91cm 2001年
在美国艺术市场上,购买者与创作者都比较遵守市场秩序,不会轻意绕开画廊私下成交。画廊会不定期地举行艺术沙龙和展览让创作者与藏家互动,同时画廊会将藏家名单罗列给创作者。
在提交给关老师的收藏家名单中,不乏影视明星、贵族、皇室等多个国家的人士。
另一方面,美国艺术市场还非常讲求信誉。以关老师为例,关老师只管安心创作,在交付完作品后,画廊会将作品价格及售卖款的分成做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交予关老师,更不会出现高价售卖作品,而以低价结算的情况,且每年的作品价格都在往上递增。
在这点上,美国艺术品行业的从业者非常讲求职业道德和准则。
PART 05
《芭蕾》系列在美国火了起来
在新的环境里,关老师的《芭蕾》系列成为了最独特、最受欢迎的作品,即使画的舞者全是中国女孩。
人物于关老师而言并不是概念的符号,他在画布上极力呈现在排练场、化妆间、舞台侧幕的舞者,寻求特定环境下空气、阳光、灯光、裙饰与芭蕾舞的微妙感觉结合的表现力。
也正是这一点,关老师把观者带入至绘画审美的层次。因此,他的每一幅画送到画廊后,很快便会被人购买。
关则驹《红练功衣》101.5x76cm 2000年
1994年,关老师的芭蕾作品开始使用专业的芭蕾舞者作模特。第一个给关老师当模特的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小林(就读于三藩市芭蕾舞团芭蕾舞学校),她虽年少,却很懂事,待人友善,这是关老师第一次在排练厅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一个芭蕾舞者在舞台下的状态。
一年后,小林毕业离开了三藩市,她的出现虽短暂,但却是关老师芭蕾人物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自此,每年回国关老师都会与专业芭蕾舞者合作,这成了他每年回国的重要内容。
在为谭元元画肖像
从1996年起,更得益于广州芭蕾舞团给予的帮助,关老师可以去看排练和演出,还可以自由挑选合适的舞员。
而最让他难以忘记的是与三藩市芭蕾舞团的首席主演谭元元的友情,从1997年起,在十余年间关老师看遍了她主演的芭蕾名剧,这使他对芭蕾与芭蕾舞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04年在三藩市的画展
与谭元元和收藏了这幅画的客人
因此,《芭蕾》系列作品的鲜明个性,让关老师得以独步于西方画坛。
PART 06
《倒叙:古画·人体》系列的诞生
2003年10月,关老师与林墉先生和曹国昌先生一起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三个老同学”画展,那是他离开十五年后第一次回来办的画展。
那次画展,关老师展出了自己的十幅新题材作品--《倒叙:古画·人体》。
这批画作,全都创作于美国三藩市。刚到美国时,没有人来访,关老师也不外出,他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常连续画十余个小时,通宵达旦地进行创作。虽身处美国,但关老师还是经常会买中国画的相关资料来学习研究。
一日,关老师突发奇想:能否将古画与人物结合起来,以中国画作为背景,衬托前面的人体,在绘画视角上做个对比。
于是,关老师以油画颜料与丙烯作媒介,用油画笔与中国毛笔,西洋画法与中国工笔画法,立体与平面同时在画布上涂抹勾勒,快意地挥洒出一个与惯常脱节的画面,《倒叙:古画·人体》系列就此诞生了。
关则驹老师与小鸟“喂喂” 2002年
当关老师把刚完成的《倒叙:古画·人体》系列作品的最早四幅画作《亘古的印象》、《远古的蹄声》、《千年余韵》、《相对无语》在自己的画室向劳伦揭开盖布展示时,劳伦是那么意外地惊喜,以至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不要让人偷了你的创意!把画给我!”
数年前,劳伦在画廊第一次与关老师见面时,便以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和对画家的理解说过:“你是中国人,你就画中国人好了。”
劳伦可能想象不到自己这一句话,能让一匹马儿如此欢跃!是的,人如其名,则驹,“三岁马儿谓之驹”。
彭文斌指出,关老师《倒叙:古画·人体》系列的呈现,虽然刚开始创作时并无明确表达的意图,但最终呈现的画面,营造了古今对话的深远意境,这是非常惊艳的,当然这也是东方哲学与艺术对关老师本质的创作影响。
PART 07
率性而作 有感而发
闭门造车,必然造不出好的艺术作品。除了深入至生活,体验生活,关老师还会去各个国家的博物馆看世界经典巨作,如欧洲古典油画、印象派及各个流派的作品。
关老师指出,在向外了解学习过程中,万不可随意改变自己绘画的宗旨(如将自己的写实主义转为印象派等)。
绘画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与自身的生活圈、天性、文化底蕴等有关,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应当是抓住一个点,并不断在此深耕,将这件事情做深做透。
2011年在加州的小渔港半月湾 摄影-小玲
“不同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各有所长,但我们不能看一个学一个。每个人的主观意识、兴趣爱好、生活经历都不一样,一味地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不可取的。画家一定要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率性而作,有感而发。”
对于自己的芭蕾作品被藏家理解和喜爱,关老师说自己很欣喜,但他的思路并没有因此而被约束。与此同时,他还描绘中国的少数民族等,如白族的市集都是关老师画过的场景。
创作图影合集
此外,关老师还创作过不少家庭题材的画作,他将画笔瞄向妻子和女儿,希望能以艺术的方式承载有关家庭的记忆。
除了油画艺术创作,关老师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书法也颇有研究,只要有感觉关老师便提笔写诗,这也是其率性而作,有感而发的印证。
在有关艺术共通话题上,彭文斌指出:艺术创作者的修养极为重要,当修养达到全面性的时候,则会一通百通。
如毕加索就对中国绘画和书法极具兴趣,与张大千一起讨论中国艺术等,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重点不在技法,在气韵,在形神合一。
2009年在海南岛三亚写生
关老师以思考者的睿智、创作者的敏锐,尽情抒怀,直面人生,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有自己的一分个性,一分真诚。
不难看出,其作品反映了他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及情感记忆等,这是一幅幅带有个人底色印记的图景。
凝固的记忆值得珍藏,如今关老师已基本不出售其艺术原作。接下来,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大力推广关老师的系列签名版画,与更多人共同分享艺术价值。
相信大家能逐渐发掘到关老师的记忆烙印与真挚情感,并在此中获得精神力量。
-END-
文章转自网易新闻(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